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答案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语文科考试大纲导读

来源: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2005-4-13 11:33:57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导读】《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导读】识记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听、说、读、写哪种语文能力都以识记为基础。识记对考生的要求是能够指明或写出需要他们辨认或记住的语文知识。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知识性较强,答题有时也需要考生进行必要的思考,但这种思维过程比较简单,主要的还是靠认识(再认)和回忆(再现)。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导读】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识记的知识对材料的原意进行领悟和解释。对于材料,要求考生能够懂得其含义、领悟其意思并能进行信息筛选和直接、简单地解说。理解在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测试中分量较重,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的字词语句,例如文言文的实词含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文句理解、句意翻译,现代文的词语理解、句子理解、信息辨别筛选等等。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以理解为基础;当考生解说自己的认识时,必然同时也反映着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是作为对理解能力的评估,这个层级着重考查认识上是否正确,对表达能力不作过多要求。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导读】分析综合就要求能够对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进行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是把整体按相同的属性分成若干部分,即剖析特征(属性)和关系;综合是把分散的要点聚合成整体。分析和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能力层次,但是这两种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又是密切配合的。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整体的深层的认识,例如文言文的内容分析、要点归纳、作者观点分析概括、现代文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对表达能力不作过多要求。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导读】表达应用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语文知识的能力。要求能够规范地运用语言,写出常用文体短文。在高考语文中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专指表达和写作能力。表达和写作在高考语文中是应用性很强的一种能力。

  根据目前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其中写作以审题能力、立意选材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篇章结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表达方式运用能力、驾驭常用文体能力等为主;语言表达以使用标点符号、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修改病句、变换选用句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等为主。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导读】鉴赏评价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要求考生能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说,对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对作者观点进行鉴别。当然这里所说的评说、赏析和鉴别都是初级的。

  高考语文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通过具体试题来体现。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例如诗词曲赏析、作品(作者)思想观点评析、表达技巧鉴赏评价等等。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是平行层级,没有高低之分。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导读】各能力层级在逻辑排序方面虽然有高低之分,但并不能完全反映试题的难度。决定试题难度的,还有解题的复杂程度和考生的知识背景这两个作用更大的因素。例如常用字的问题应该在小学解决,然而某个成语典故中的正确用字却常常难倒许多考生。因此,识记层级可以有较难的试题,鉴赏评价层级也可以有比较容易的试题,其他层级也是这样。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导读】这一项考查要求,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导读】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普通话作为共同语需要有语音标准,因此,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就有考核的必要。由于我国方言区的语音差异很大,所以,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纵览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①统读或改读的字;②多音字;③形近音异的字;④同音字;⑤偏旁相同,部件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字。

  【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全国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叱诧风云 插翅难飞B.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D.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均为ch 。B项中,“唆使”的“唆”读音为su ,其余加点字的读音均为s 。干扰点设计在韵母上。C项中,“同仇敌忾”的“忾”读音为k i,“休戚相关”的“戚”读音为q ,其余加点字的读音均为q 。干扰点设计在声母和声调上。D项中,“溘然长逝”的“溘”读音为k ,其余加点字的读音均为h 。干扰点设计在声母上。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导读】要求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正在逐步过渡到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

  主要考核以下几种类型的字:①同音易混淆字;②形近易混淆字;③意义相近的字;④近义词等。

  【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答案】B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A项中,“有志者事竞成”的“竞”有误,应写作“竟”,错因属形近致误。C项中,“毛骨耸然”的“耸”有误,应写作“悚”,错因属同音致误。B、D两项的词语中均没有错别字。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导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答案】C

  【解析】A项中引号里面的话是独立的引文,而且句末点号已放在引号之内,所以应将“表示”后的逗号改为冒号;“三项任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表示解释和说明。

  B项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电视宣传活动的主题,而不是书名、篇名,所以不应用书名号,而应改用引号,以表示突出强调;在月份和日期的中间表示间隔,应用间隔号,所以“3”和“15”之间的实心句号应改用间隔号。

  D项中,“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虽然含有疑问词“如何”,但已充当了“关注”的宾语,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而不含疑问语气,所以应该将问号改为句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导读】词语(包括熟语)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比较,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这里面不仅有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更好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答案】A

  【解析】A项“忍无可忍”的意思是“要忍受也没法忍受”,它引起的结果应该是“爆发”,而不是“屈从”。而该句在使用中却把它曲解成了“忍受不住毒打,被迫招供”,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导读】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病句规定了上述6种类型,这有利于学生将训练集中到重点方面,减轻学习负担。

  考查形式可以是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主观性试题。对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用客观性试题。 【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答案】A

  (2004年高考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答案】C

  【解析】A项中,既可以理解成“索尼公司的产品给人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松下公司的这个新产品没有给人这种错觉”,也可以理解成“索尼公司的产品没有给人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松下公司的这个新产品给人有这种错觉”。

  B项中,“此”到底是指代“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语意不明。D项中,“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可有两种停顿方法:一种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另一种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两种停顿方法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

  修改病句一定要坚持不损害句子原意,修改的五字诀是: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特别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决不改动两处。对修改病句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

  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了修改意见。把这些意见分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选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①“经久”改为“坚固” ②“洁具”改为“用具” ③“适应”改为“适宜作” ④“理想”前加“的”字 ⑤“卫生”前加“的”字 ⑥“新产品”后加“破折号”A.①④⑥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③⑤⑥【答案】C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导读】“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试题举例】扩展语句,例如下面的例子:

  原文:这一天晴了,傍晌,我从海边散步回来……

  改文:这一天晴了,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杨朔《雪浪花》)

  压缩语段,例如:

  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第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不超过22个字)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导读】“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要解答好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需要审清题意,严格按照要求和限制变换句式,其次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再次要弄清语言表达的内涵。【试题举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①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②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导读】①“简明”的含义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简明”与清晰、连贯都是为了使语言的表达取得最佳的效果。【试题举例】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 变坏的原因② ,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 ,更重要的

  ④ 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

  ⑤ ,受了坏人的影响

  ⑥ ,才逐渐变坏的

  ⑦ ;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

  ⑧ ,能抵制多方面的

  ⑨ 各种⑩坏的○11影响,那么○11,他还会变坏吗?【答案】①或②,⑥,⑨或⑩。

  【导读】②“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福建卷)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 ;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C

  【导读】③“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变化会引起语言运用的变化,需要注意表达方式、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

  【试题举例】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要更改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

  【答案】A.“(珊珊),小李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她)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郭老师,小李说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用语不当也是不得体,考生不但要能找出运用不当的词语,还应知道用词不当的原因。

  “得体”涉及的领域很广,又极富实用性。试题设置的情境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导读】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考查8种,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因此,特别强调“正确运用”。要做到“正确运用”,考生应该具备两个条件:①掌握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基础。②能够正确把握语境和试题的要求。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必要条件。这样,方能鉴别修辞方法的正误、优劣,正确地用修辞手法进行恰当的表述。【试题举例】

  下面是一句描写生命的文字,请续写两句。

  要求:内容能上下衔接,每句都要用比喻手法,使三句能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支箭,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如何运弓,这样才能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 ;。

  【答案】生命是一艘航船,你必须弄清到达的目的地和航行的路线,这样才能把好船舵,不迷失方向;生命是一张网页,你必须知道网页的构架和制作技术,这样才能操作自如,绘好人生画页。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导读】这部分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应以识记为主,考查方法自然也会体现这一特点。识记 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导读】这种试题一般是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品编排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正误。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导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的作家作品选得比较少,因此,为了命题的方便,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的考查,往往是与中国重要作家和时代及代表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导读】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每一种又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高考语文试题对文学体裁常识的考查,一般是根据中学语文教材的表述进行的。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导读】名句名篇是指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主要包括:①中学阶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段落;②课本之外文质兼美、影响广泛的格言、警句;③古典诗词中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生动优美的佳句;④成语、俗语、谚语。这种题型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人文素养。【试题举例】(2004年高考全国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学然后知不足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解析】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做到了“三个兼顾”:一是初、高中兼顾。《泊船瓜洲》出自初中课本,《念奴娇·赤壁怀古》出自高中课本。二是诗、词、文兼顾。《泊船瓜洲》是七言绝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词,《礼记·学记》是诸子散文。三是课内外兼顾。《泊船瓜洲》《念奴娇·赤壁怀古》出自课内,《礼记·学记》出自课外。三组句子均为名篇中的名句,难度较2003年有所降低。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导读】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古白话。所谓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文人仿古代作品中的语言;所谓古白话,是指魏晋南北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赏析两部分。所谓“浅易”,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等等;从文章的体裁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无须在阅读之前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